時間:2013年08月16日 點擊: 次
內涵建設保質量 特色辦學創品牌
自示范校項目建設啟動以來,我校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深化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為重點,以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為核心,努力適應當前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企業崗位用人和技術進步的需求,不斷更新辦學理念,加強學校內涵建設;以專業建設為核心,在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本教材開發等方面成效顯著,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應用等五個重點建設專業發展迅速,帶動了其他專業的發展,學校辦學水平整體提升,在豫秦晉金三角地區獨樹一幟,示范、引領作用明顯。
我校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項目共分三大項75個子項目,重點建設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學前教育及旅游服務與管理5個專業。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中央財政計劃投入資金510萬元,已到地方財政局。截止2012年6月底,該項資金已使用327萬元,額度使用率為64.1%。地方配套和自籌資金770萬元,已全部到位,該項資金已使用869.5萬元,額度使用率為113%。
一年來我校示范校建設主要做了了兩件事,一是加強硬件建設,提升辦學實力;二是強化內涵發展,打造學校品牌。
在硬件建設方面:一是加大了對職業技能實訓中心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2012年4月到8月,共投入360余萬元,建成了2號車間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實訓中心,擴建實訓中心場地面積2800平方米。二是改善辦學條件,加強硬件建設。2012年2月以來,學校投入300余萬元,綠化校園面積1600平方米,建成
在內涵建設方面,一是加大了對實訓教學的內涵建設。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運行模式,推行企業化教學改革。實施企業文化進校園,試行3Q7S制度。成立實訓科,完善了5個重點專業及專業群實訓模塊的體系建設;對各專業教學班采用企業冠名,實行企業虛擬工資制度,使學生感受企業的氛圍。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去年8月份以來,已投入20萬余元共派出90余名教師分別到北京、上海、鄭州、西安等地參加示范校項目建設專題會議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今年暑期積極落實省市職教師資提升計劃,先后派出了23位教師參加國家、省級以及企業的培訓,努力打造“專家型、才藝型、技師型”名師隊伍。6月份已經投入64萬元,派出7名機電和電子專業骨干教師赴德國參加中德機電一體化實驗班的培訓學習,他們將會把世界先進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理念和專業技能引進我校,也將帶動我校其他專業群建設的發展。
特色項目建設一個是數字化校園建設,一個是書香校園建設。
數字化校園建設方面,投入90余萬元,為60個班裝配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已安裝網絡一體機40臺建立電子閱覽室。購置液晶電腦120臺,建成了網絡教室2個。校園監控設備已安裝完成。無線網絡已全部覆蓋整個校園。建立了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平臺。
書香校園建設方面,投資45萬元建成“百合花開”主題雕塑和音樂噴泉;建設校園文化墻,增設校園各種提示牌。編寫校歌、設計校標,發揮了校歌、校標的激勵作用。成立了20多個社團組織。開展德育實踐活動。開展“五一個活動”提升學生德育內涵,開放綠色網絡中心,開放電子閱覽室,引導學生科學上網博覽群書。策劃制作宣傳視頻《中職生快樂的一天》,充分展示學生的積極向上,求真向善的職專生活。
下面,我重點匯報一下我校開展校企合作,實現立體育人的一些做法。
靈寶職專作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近年來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采用“開門辦學”的方式,緊緊依靠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全力推進學校與企業的密切合作,奏響了“引企入校、校企聯辦、自己造血、訂單培養、工學結合”五部曲,構建了“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具有鮮明職教特色的“立體育人”人才培養模式,變“計劃驅動”為“需求驅動”,變“推銷畢業生”為“訂單培養”,變“管理學校”為“經營學校”,實現“教室和車間合一,教師和師傅合一,學生和學徒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讓學生上學如上班,上課如上崗,縮短了與企業間的距離。
校企合作增活力。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和北京大學青鳥集團聯合辦學,開設北大青鳥啟蒙星ACCP特色班,進行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后由北大青鳥集團負責高薪對口安置就業。2010年7月以來,該特色班每年招生均在50人以上,為專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深入開展國際合作,與北京思威普智業有限公司合作,開設中德機電一體化實驗班,進行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全部由企業安排到德國在華企業。我校已安排7位教師赴德國培訓學習回來,企業投資設備也已運抵我校。本期我校中德機電一體化實驗班已招生60余人。在教學中我們深入開展“工學結合”,數控專業學生利用校內設備開展實習工作,已為江蘇田灣核電站加工鉛磚20萬塊,創收經濟效益達20余萬元。
訂單培養促發展。烹飪專業與江西華鼎餐飲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在教學內容上完全按照公司要求確定課程體系,開設相應課程,并由公司派來的國家級資深烹飪大師任教,保證了培養目標符合企業要求,保證了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引企入校創效益。美容養生專業和香港昭妍國際商學院聯合,美發和形象設計專業與靈寶環球美發學校合作,在校內開辦特色班。我們提供場地,他們提供設備和教師,雙方共同管理,實現互利雙贏。
頂崗實習育英才。學前教育專業和北京新城職業技術學校合作,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和上海美固龍有限公司,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和寧波賽特勒電子有限公司、安徽蕪湖美的電器有限公司,計算機應用專業和中山佳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大批校外頂崗實習基地。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由專業教師全程指導,這一做法深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連續三年,我校每年外出頂崗實習學生均達1000余人。
校校合作共雙贏。2011年11月,我校和陜西機電學校、陜西昆侖技校、陜西旅游學校等成立了“豫秦職校聯盟”。我校以陜西省昆侖技校為依托,把他們的實習基地變成我們學生生產實習的車間,變消耗性實習為創收實習,技能熟練的學生可直接留他們工廠就業。同時,也為我校教師到企業鍛煉提供了便利條件。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頂崗實習”, 這種“立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能讓學生練得好技能、學得到本領,而且學生畢業后能很快成為企業的生力軍,為培養“學得好、能就業、就好業”的高素質人才搭建了平臺。